這一篇,是答應Erin要分享的Self-made Felt Story Board。
照片是晚上拍的,加上物件都很大,很多步驟沒拍出整體性,希望大家看得懂。。。
準備故事課時,上網找資料是很重要的一個步驟,常在國外的教學網站或購物網站看到Felt Story Board,可惜那時台灣的英文故事似乎還不是很興盛,相關教學資源很少,買不到,就只好自己做。每次說故事時拿出來,搭配跟圖畫故事書搭配的自製不織布教具,總能成功聚焦,教學效果很好。
我的故事板歷經三次改版,這裡要跟大家分享的是第三代,最容易做,立起來也最穩固。
好,那就來看看材料和做法吧!
[材料&工具]
1. PP塑膠瓦楞板(書局皆有售,不過似乎沒有制式的規格,大家可以依自己的需求選購尺寸。小的方便攜帶,大的效果好,各有優缺點。我買到的長100公分,寬60公分。)
2. 深藍色、綠色硬質不織布各一塊(註)
*註一:其他顏色也可,不過深藍色是萬用色,建議其中一塊一定要是深藍色。
*註二:不織布分軟硬兩種,建議買硬質,用久了才不會起毛。
*註三:不織布請到布店剪,文具店賣的不織布太小。布店的布幅都是一碼90公分,通常一次要剪一尺(1台尺=約30公分),有的最小單位是半碼,看店家。要買大於瓦楞板的布,例如我的板子60x100公分,店家最小單位是半碼,所以買了一碼半(90x135公分)。
*註四:除了尺寸,價格差異也很大,文具店一塊30x30公分的不織布價格10~15元不等,布店則是一尺(90x30公分)只需15~25元, 合理多了。
*註五:若不方便到布店,網購也很方便,推薦我常買的YAHOO賣家:23ac七三式精品公社。,硬質不織布一碼(90x90公分)45元,軟質一碼38元,比一些布店還便宜。
3. 購物袋的提把兩條(選長一點的。或鞋帶剪成兩半也很剛好。)
4. 熱熔槍+膠條
5. 剪刀
[做法]
1. 先用尺量出瓦楞板中心點,用美工刀背(或其他硬物)在瓦楞板正中央畫一條線,將瓦楞板對折。
(偷懶沒用尺量,結果兩邊不平均,重複折的結果就是這樣... >"<)
2. 剪不織布。一塊跟瓦楞板一樣大,一塊比瓦楞板大,四邊各多5公分。
3. 用熱融膠把瓦楞板黏貼在大塊的不織布的正中央。接著在四邊各斜剪一刀,然後往內黏妥,重複四邊,把瓦楞板整個包起來。
4. 在短的一邊黏上購物袋提把(我用的是剪一半的鞋帶),另一邊亦同。
(黏上第二塊不織布後才發現忘了黏提把,所以挖開來重新黏,還好瑕不掩瑜)
5. 最後黏上跟瓦楞板一樣大的不織布,完成!
使用時,把提把綁起來,就成了一個可站立的三用故事板。
怎麼三用呢?除了前後、內外雙色都可用,整個打開來更是一個加大故事板,很讚。
隨便抓了幾組我自製的不織布小教具簡單示範一下。
(正常狀況下使用,不織布小配件可以自然貼合在同材質的故事板上,不會滑落。想要讓小配件更牢固的貼在故事板上的話,可以在配件後黏上魔鬼氈的刺面。不過我通常不黏魔鬼氈,因為有時太黏,操作起來不順手。)
(Ten Red Apples, by Pat Hutchins)
(Go Away, Big Green Monster!, by Ed Emberly)
(Mr. Gumpy's Outing, by John Burningham)
(Seven Blind Mice, by Ed Young)
(Freight Train, by Donld Crews)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
其實,在有白板的教室講故事,用白板和護貝圖卡來輔助,是一樣的意思。不過,故事板勝在好攜帶好移動,可以更貼近孩子;且不織布飽滿、鮮豔的色澤非常吸睛,即使剪得不好,也有親切的手感。老師們不用擔心自己手拙不會剪(我個人就是手拙界的代表),初期可以搜尋"story felt sets"或"story board",就會有很多成品可以參考,當不成創作家,就跟我一樣先從仿做磨練起吧!
以上,就是我分享的自製故事板教學,以後再陸續找時間把我的不織布教具們整理出來拍照記錄吧!
據說現在一些教學網站也買的到故事板,一個要價590元。而我們這個三用故事板呢,成本120元不到(瓦楞板48元+不織布68元),製作時間30分鐘,成就感,無價!很鼓勵大家找時間買好材料自己做一個,保證讓你的故事時間錦上添花喔!
有了故事板,接下來就請老師們發揮創意和巧思,剪出屬於自己的Story Felt Sets囉~
留言列表